面无人色
面无人色的解释、用法、故事出处与翻译
成语拼音:miàn wú rén sè
成语注音:ㄇㄧㄢˋ ㄨˊ ㄖㄣˊ ㄙㄜˋ
成语简拼:mwrs
成语繁体:靣無人色
成语解释:脸色没有一点血色。形容恐惧到极点或非常虚弱。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李将军列传》:“会日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军。”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恐惧到极点或非常虚弱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 义 词:面如土色
反 义 词:红光满面
成语造句:不过一钟茶的时候,那马兵押着车子已到。吴举人抢到面前,见他三人面无人色。(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四回)
英语翻译:look utterly pale <as pale as ghost>
俄语翻译:лица нет
成语故事:西汉时期,能征善战的将军李广领兵抗击北方的匈奴入侵,他率领4千骑兵被匈奴左贤王以4万骑兵团团围住,士卒们十分恐惧,个个吓得面无人色,李广则神色自若,指挥有方,终于杀出重围,获得胜利
词典解释:查询面无人色在国语词典中的解释和网络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