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剑买牛
卖剑买牛的解释、用法、故事出处与翻译
成语拼音:mài jiàn mǎi niú
成语注音:ㄇㄞˋ ㄐㄧㄢˋ ㄇㄞˇ ㄋㄧㄨˊ
成语简拼:mjmn
成语繁体:賣劍買牛
成语解释:卖掉刀剑;买进耕牛。形容改业归农;也形容离开战斗生活;从事生产劳动。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循吏传 龚遂》:“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椟。”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 义 词:偃武修文 马放南山 刀枪入库
反 义 词:投笔从戎 南征北战 东征西讨
成语造句:惟有躬耕差可为,卖剑买牛悔不早。(宋 陆游《贫甚作短歌排闷》诗)
英语翻译:sell one's swords to buy oxen for farming
成语故事:西汉时期,渤海一带农民因饥荒被迫当上了强盗,汉宣帝刘询派70多岁的龚遂任渤海太守。他上任后大力宣传只要从事农业生产不再做强盗的一律不咎既往,他开仓借粮,救济饥民,于是这些百姓纷纷卖剑买牛从事农业生产,安居乐业
词典解释:查询卖剑买牛在国语词典中的解释和网络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