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羊九牧

shí yáng jiǔ mù ㄕㄧˊ ㄧㄤˊ ㄐㄧㄨˇ ㄇㄨˋ
成语解释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赋税剥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无所适从。
成语出处《隋书 杨尚希传》:“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成语简拼syjm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复句式;作定语、补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 义 词僧多粥少 人浮于事 
成语例子清·钱谦益《特进光禄大夫……孙公行状》:“但不得人自为制,有十羊九牧之患。”
英语翻译overstaffed < be ununiformly ordered>
成语故事
  北周后期,隋文帝取代北周政权后,恢复汉制,把国土重新划分成很小的郡县进行管辖,造成官员成倍地增加。杨尚希对此忧心忡忡,看到每年开销急剧增加就上书隋文帝要改变这十羊九牧的局面。隋文帝采纳了建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从十羊九牧开始成语接龙



词语解释

  1. [overstaffed; be ununiformly ordered] 九个人放牧十只羊。比喻官员太多,政令不一,使别人不知所从(见于《隋书·杨尚希传》:“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又 · 刘知几《史通·忤时》:“十羊九牧,其令难行”)

    国语词典

    1. 十只羊,有九个牧人。比喻民少官多。《隋书.卷四六.杨尚希传》:「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明史.卷一六四.刘炜传》:「其地已有尚书薛希琏,少卿张固镇抚,又有侍郎邹干,都御史王竑振济,而复益之以翼,所谓十羊九牧。」亦可喻政令不一,无所适从。《新唐书.卷一三二.刘子玄传》:「今史官注记,类禀监修,或须直辞,或当隐恶,十羊九牧,其令难行。」唐.刘知几《史通.卷二○.忤时》:「扬令公则云必须直词,宗尚书则云宜多隐恶,十羊九牧,其令难行。」

      网络解释

      1. 十羊九牧
        1. 十羊九牧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 shí yáng jiǔ mù,意思是比喻官多民少,赋税剥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无所适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