噤若寒蝉

jìn ruò hán chán ㄐㄧㄣˋ ㄖㄨㄛˋ ㄏㄢˊ ㄔㄢˊ
成语解释噤:闭口不作声;若:像;寒蝉:深秋的知了。不作声像深秋的知了一样。形容有顾虑不敢说话。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
成语繁体噤若寒蟬
成语简拼jrhc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害怕不敢说话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噤,不能读作“jīn”;蝉,不能读作“dāo”。
成语辨形噤,不能写作“襟”或“禁”。
成语辨析~与“守口如瓶”有别:~多指由于害怕而不敢作声;“守口如瓶”多指由于谨慎而不肯多说。
近 义 词缄口结舌 守口如瓶 
反 义 词口若悬河 侃侃而谈 直言不讳 
成语例子他的话完了,台下有几个人拚命地高声鼓掌,而更多的人却噤若寒蝉、面面相觑。(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十八章)
英语翻译keep mum about
日语翻译口をつぐんで言わない
俄语翻译не открывáть рот
其他语言<德>schweigen wie in kalten Tagen die Zikaden--aus Angst stumm wie ein Fisch sein<法>ne pas oser souffler mot <aussi silencieux qu'une cigale dans un temps froid>
成语故事
  东汉末年,有个文人叫杜密,刚正不阿,他任太守等职期间,参加过打击宦官集团斗争,他执法严明,对宦官子弟有恶必罚,有罪必惩。后被革职回颍川老家。
  在家他仍关注国家大事,经常拜会颍川郡守、县令,畅谈天下大事。可是同郡的原在四川任蜀都太守的刘胜辞官回家,与他迥然相反,闭门谢客。
  颍川太守王昱找杜密说:“刘胜清高,公卿屡次推举他任职,他都拒绝了。”
  杜密听出王昱话中有话,提醒他出来做官,直言道:“像刘胜这样的人应当为国为民多做些事情。但是他对好人不予举荐,对恶人坏事不敢揭露批评,明哲保身,一声不吭,就像冷天的知了(‘自同寒蝉’),实乃当世之罪人;而我与他相反,让你赏善惩恶,为你尽微薄之力。”

从噤若寒蝉开始成语接龙



词语解释

  1. [silent as the cicad in winter] 冬天的蝉,一声不响。现在常用来比喻有所顾忌,不敢吭声
    1. 提出反对条件的,转眼就掉过头去,嘌若寒蝉。——鲁迅《两地书》

外语翻译

  • 英语:to keep quiet out of fear (idiom)​
  • 法语:(expr. idiom.)​ garder le silence par peur

国语词典

  1. 蝉嘶于夏秋,不久即死。古人不察,以为蝉到寒天,不能发声,乃以噤若寒蝉形容不敢作声。
    1. 语本《后汉书.卷六七.党锢传.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
    2. 如:「自从被上司数落之后,他便噤若寒蝉,再也不敢发表意见了。」

网络解释

  1. 噤若寒蝉
    1. 噤若寒蝉是一个成语,读音是jìn ruò hán chán,原指像冬季的蝉那样停止鸣叫。后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含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