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 | 大器:大的材料;比喻人才。原指大的材料需要长时间才能成器。后指能担当大事的人要经过长期锻炼;成名往往较晚;也用作对长期不得意的人的一种安慰。 |
---|---|
成语出处 | 先秦 李耳《老子》:“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
成语简拼 | dqwc |
常用程度 | 常用成语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语 |
成语用法 |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年纪大才成才 |
成语结构 | 主谓式成语 |
产生年代 | 古代成语 |
成语辨形 | 器,不能写作“气”。 |
近 义 词 | 后生可畏 |
反 义 词 | 不堪造就 冥顽不灵 |
成语例子 | 二位先生高才久屈,将来定是大器晚成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九回) |
英语翻译 | A great man will succeed late in life. |
日语翻译 | たいきばんせい |
其他语言 | <法>un grand génie ne se révèle que tardivement |
成语谜语 | 百岁挂帅;夜校出人才 |
成语故事 |
袁绍身边的一位门客,名叫崔琰,他从小喜习武艺,到了23岁才开始读《论语》、《韩诗》,求师学习。 由于他刻苦努力,学问也逐渐多起来。当时袁绍的士兵非常残暴,掘开坟墓将尸骨暴露出来。崔琰劝说袁绍不要这样做,袁绍认为他说得对,封他为骑都尉。后来,崔琰跟随曹操,为曹操出了不少主意。 在他作尚书时,曹操想立曹植为嗣子,而崔琰反对,他说:“自古以来的规矩是立长子,怎么能立曹植呢?”曹植是崔琰的侄女婿,尽管是亲属他也不偏袒,曹操十分佩服他的公正,崔琰有个堂弟叫崔林,年轻时既无成就也无名望,亲戚朋友都看不起他,可是崔琰却很器重他,崔琰常对人说:“才能大的人需要长时间才能成器,崔林将来一定会成大器。”后来,崔林果然当上了翼州主簿、御史中丞,还在魏文帝手下任过司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