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梁刺股

xuán liáng cì gǔ ㄒㄨㄢˊ ㄌㄧㄤˊ ㄘㄧˋ ㄍㄨˇ
成语解释形容刻苦学习。
成语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东汉 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成语繁体懸樑刺股
成语简拼xlcg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定语;形容刻苦学习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 义 词悬头刺股 
成语例子清 李渔《比目鱼 赠行》:“我悬梁刺股年复年,把铜雀磨穿。”
英语翻译tie one's hair on the house beam and jab one's side with an awl to keep oneself awake
成语故事
  这个成语由两个故事组成,后人将这两个故事合成“悬梁刺股”一句成语,用以激励人发愤读书学习。
  “悬梁”的故事见于《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开始由于知识浅薄得不到重用,连家里人都看不起他,使他大受刺激,下决心认真钻研。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地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就会把头皮扯痛了, 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刺股”的故事见于《战国策·卷三秦一》: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从悬梁刺股开始成语接龙



词语解释

  1. 形容刻苦学习。“刺股”语本《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1. 亦作:[[悬头刺股]]

      国语词典

      1. 比喻人发愤努力学习。参见「悬头刺股」条。
        1. 明.徐霖《绣襦记.第三三出》:「岂不闻古之人悬梁刺股,以志于学。」

      网络解释

      1. 悬梁刺股
        1. 悬梁刺股,读音xuán liáng cì gǔ。比喻废寝忘食地刻苦学习。
        2. 东汉时,有一个叫孙敬的年轻人,孜孜不倦勤奋好学,闭门从早读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时候到了三更半夜的时候很容易打盹(瞌睡),为了不因此而影响学习,孙敬想出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头绑在房子的房梁上,这样读书疲劳打瞌睡的时候只要头一低,绳子牵住头发扯痛头皮,他就会因疼痛而清醒起来再继续读书,后来他终于成为了赫赫有名的政治家。
        3. 战国时期的苏秦是一个有名的政治家,但是他在年轻的时候学问并不多,到了好多地方都没有人关注,即使有雄心壮志也得不到重用,于是他下定决心发奋图强努力读书。由于他经常读书读到深夜,疲倦到想要打盹的时候就用事先准备好的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突然的痛感使他猛然清醒起来,振作精神继续读书。
        4. 这两个故事引申出“悬梁刺股”这个成语。虽然告诉我们废寝忘食地刻苦学习是值得提倡的,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为了学习也不能一直努力到累垮自己的身体,读书也是需要适可而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