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 | 原比喻使用诈术;进行欺骗。后比喻经常变卦;反复无常。 |
---|---|
成语出处 | 庄周《庄子 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 |
成语简拼 | zsms |
常用程度 | 常用成语 |
感情色彩 | 贬义成语 |
成语用法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比喻反复无常的人 |
成语结构 | 联合式成语 |
产生年代 | 古代成语 |
成语正音 | 朝,不能读作“cháo”。 |
成语辨形 | 暮,不能写作“墓”。 |
成语辨析 | ~和“翻云覆雨”都可形容反复无常。但“翻云覆雨”偏重指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反复无常;毫无节操;贬斥的程度较~重。~多指规章制度等经常变更;叫人无所适从。而且不仅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可指人对工作和学习的态度。 |
近 义 词 | 朝秦暮楚 反复无常 |
反 义 词 | 墨守成规 一成不变 |
成语例子 | 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而且这规则是不象现在那样朝三暮四的。(鲁迅《坟 灯下漫笔》) |
英语翻译 | change one's mind frequently |
日语翻译 | 朝三暮四(ちょうさんぼし) |
俄语翻译 | утром петь об одном,а вечером о другом <переменчивый> |
其他语言 | <德>heute so,morgen so <wetterwendisch><法>inconstant <versatile> |
成语谜语 | 84小时 |
成语故事 |
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老人,他在家中的院子里养了许多猴子。日子一久,这个老人和猴子竟然能沟通讲话了。 这个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别给每只猴子四颗栗子。几年之后,老人的经济越来越不充裕了,而猴子的数目却越来越多,所以他就想把每天的栗子由八颗改为七颗,于是他就和猴子们商量说:“从今天开始,我每天早上给你们三颗粟子,晚上还是照常给你们四颗栗子,不知道你们同不同意?” 猴子们听了,都认为早上怎么少了一个?于是一个个就开始吱吱大叫,而且还到处跳来跳去,好像非常不愿意似的。 老人一看到这个情形,连忙改口说:“那么我早上给你们四颗,晚上再给你们三颗,这样该可以了吧?” 猴子们听了,以为早上的粟子已经由三个变成四个,跟以前一样,就高兴地在地上翻滚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