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狈不堪

láng bèi bù kān ㄌㄤˊ ㄅㄟˋ ㄅㄨˋ ㄎㄢ
成语解释狼狈:疲惫、窘迫的样子;堪:忍受。指困顿窘迫的样子。
成语出处宋 朱熹《与政府札子》:“风痰大作,头目旋晕,几欲僵卧,今已累日,精神愈见昏慢,委是狼狈不堪。”
成语繁体狼狽不堪
成语简拼lbbk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堪,不能读作“shèn”。
成语辨形堪,不能写作“勘”。
近 义 词惊慌失措 手足无措 
反 义 词镇定自若 从容不迫 
成语例子掌声如翻腾的怒海汹涌的扑向台上去,弄得这些丑类面红耳赤,狼狈不堪。(刘白羽《雷电颂——怀念郭沫若同志》)
英语翻译be in great distress
日语翻译狼狽きわまり
俄语翻译быть в крáйне затруднительном положении
成语故事
  晋朝时,武陵人李密品德、文才都很好,在当时颇享盛名。晋朝皇帝司马炎看重他的品德和才能,便想召他做官,但几次都被拒绝了。
  原来,李密很小就没有了父亲,4岁时母亲被迫改嫁,他从小跟自己的祖母刘氏生活。李密在祖母的照料下长大,也是祖母供他读书的。因此,李密与祖母感情非常深厚,他不忍心丢下年老的祖母不服侍而去做官。
  最后,李密给司马炎写了一封信,表明自己的态度。信中说:“我出生6个月时便没有父亲,4岁时母亲被舅舅逼着改嫁,祖母刘氏看我可怜,便抚养我长大。我家中没有兄弟,祖母也没有其他人可以照顾她。祖母一人历尽艰辛把我养大,如今她年老了,只有我一人可以服侍她度过残年。可是我不出去做官,又违背了您的旨意,我现在的处境真是进退两难呀!”

从狼狈不堪开始成语接龙



词语解释

  1. [be badly battered;get left;in a dilemma;like a drowned mouse;in sore straits] 狼狈:又作“狼贝”、“狼跋”。形容疲惫、窘迫的样子。《三国志·马超传》:“ [梁宽], [赵衢]城门, 不得入,进退狼狈。”现多形容处境困难,窘迫的样子
    1. 那提调狼狈不堪…被钦差拍着桌子,狗血喷头的一顿大骂。——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国语词典

  1. 比喻处境窘迫,进退两难,不知所措。
    1. 《老残游记.第一回》:「依我看来,驾驶的人并未曾错,只因两个缘故,所以把这船就弄的狼狈不堪了。」
  2. 比喻身心疲惫困顿。
    1. 宋.朱熹〈与政府札子〉:「风痰大作,头目旋晕,几欲僵仆,今已累日,精神愈见昏慢,委是狼狈不堪。」

网络解释

  1. 狼狈不堪
    1. 狼狈不堪是一个成语,读音是láng bèi bù kān,指窘迫得不能忍受,形容疲惫、窘迫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