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鼓而攻

míng gǔ ér gōng ㄇㄧㄥˊ ㄍㄨˇ ㄦˊ ㄍㄨㄙ
成语解释大张旗鼓地加以讨伐。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成语繁体鳴皷而攻
成语简拼mgeg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而,不能读作“ěr”。
成语辨形攻,不能写作“功”。
成语辨析~与“偃旗息鼓”有别:~含有公开地进行某项工作的意思;“偃旗息鼓”则含有不声不响地停止行动的意思。
近 义 词兴师问罪 
成语例子不惜鸣鼓而攻,这倒不仅是一种曲解,简直是一种诬蔑!★郭沫若《沸羹集·新文艺的使命》
英语翻译convict and denounce in public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鲁国的季康子主张改革农田制度,承认私人可以拥有土地,想试行按亩征税,他的属下冉求是孔子的学生,就让冉求去征询孔子的意见。孔子反对改变王法,冉求支持季康子的改革,孔子就号召他的其他学生敲着鼓去进攻冉求

从鸣鼓而攻开始成语接龙



词语解释

  1. 比喻宣布罪状,加以遣责或讨伐。

    国语词典

    1. 群起声讨。
      1. 《论语.先进》:「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2. 《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如今见我这等回来,他们竟自闭门不纳,还道我不是安份之徒,竟大家鸣鼓而攻起来。」

    网络解释

    1. 鸣鼓而攻
      1. 鸣鼓而攻,读音míng gǔ ér gōng,汉语成语,比喻宣布罪状,加以谴责或讨伐。 亦省作“ 鸣攻 ”。典出《论语·先进》。孔子反对改变王法,冉求支持季康子的改革,孔子就号召他的其他学生敲着鼓去进攻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