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qí” 綦组词
- 綦辙 [qí zhé]
足迹和车轮辗过的痕迹。比喻前辈的遗泽。
- 綦溪 [qí xī]
犹言极深。
- 綦公 [qí gōng]
复姓。元有綦公直。见《元史》本传。
- 綦绣 [qí xiù]
斜纹的彩色丝织色。
- 綦迹 [qí jì]
足迹;踪迹。
- 綦毋 [qí wú]
1.亦作“綦母”。 2.复姓。春秋晋有大夫綦母张。见《左传.成公二年》。唐有綦毋潜。见《新唐书.艺文志四》。
- 綦组 [qí zǔ]
1.杂色丝带。 2.谓组织文辞。
- 綦会 [qí huì]
古代帝王皮冠上的玉饰冠纽。
- 綦下 [qí xià]
一种用鞋带从鞋底左右绕系使不脱落的麻鞋。
- 綦缟 [qí gǎo]
《诗.郑风.出其东门》:“缟衣綦巾,聊乐我员。”后因以“綦缟”指平民妇女之服装,亦借指穿“綦缟”之平民妇女。
- 綦履 [qí lǚ]
1.指用斜纹丝织品制成的鞋。 2.犹綦迹。
- 綦巾 [qí jīn]
青白色的女服。古代未嫁女子所服。
- 綦连 [qí lián]
复姓。北齐有綦连猛。见《北齐书》本传。
- 綦母 [qí mǔ]
见“綦毋”。
- 綦卫 [qí wèi]
古代綦地出产的利箭。
- 綦毋姓 [qí wú xìng]
中国的一个复姓,主要来自春秋时晋国大夫綦毋张的后人,也有一部分出自古匈奴族的姓氏。
- 綦谿 [qí xī]
犹言极深。 《荀子·非十二子》:“忍情性,綦谿利跂,苟以分异人为高,不足以合大众,明大分。”王先谦 集解:“《荀子》多以綦为极,谿之为言深也……綦谿,犹言极深耳。”
- 綦针 [qí zhēn]
古代缝制衣帛的长针。
- 五綦 [wǔ qí]
谓目﹑耳﹑口﹑鼻﹑心五者各极其情。
- 椶綦 [zōng qí]
棕鞋。綦,鞋带,借指鞋。
- 缟綦 [gǎo qí]
“缟衣綦巾”之省。浅色服。
- 公綦 [gōng qí]
复姓。
- 缕綦 [lǚ qí]
用线织綦。
- 南郭綦 [nán guō qí]
即南郭子綦。
- 南郭子綦 [nán guō zǐ qí]
《庄子.齐物论》:“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成玄英疏:“楚昭王之庶弟,楚庄王之司马,字子綦。古人淳质,多以居处为号,居于南郭,故号南郭……其人怀道抱德,虚心忘淡,故庄子羡其清高而托为论首。”郭庆藩集释引卢文弨曰:“机,案今本作‘几’。”后以南郭子綦为物我两忘,清高淡泊的典型。
- 綦溪利跂 [qí xī lì qí]
指故作高深,立异离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