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字典
词典
成语
笔顺
组词
近义词
英汉
作文
诗文
童话
造句
反义词
名言
谜语
谚语
双语
解梦
歇后语
工具
好句
网名
符号
组词大全
宀部
汉字寄组词大全
“寄”字典解释
寄字组词目录:
jì开头
jì结尾
jì中间
jì成语
拼音 “jì” 寄组词
寄[jì]字在开头的词语
回顶部
寄愁
[jì chóu]
寄托愁思。
寄傲
[jì ào]
寄托旷放高傲的情怀。
寄梅
[jì méi]
赠送梅花。《太平御览》卷九七○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陆凯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并赠花诗:‘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后以“寄梅”借指对亲朋的思念和问候。
寄僧名
[jì sēng míng]
旧时迷信,为求孩子长命而请和尚起一僧名,谓之“寄僧名”。
寄辞
[jì cí]
寄托言词,运用言词。借指写作。 传话,捎信乃前寄辞。——唐. 李朝威《柳毅传》
寄孥
[jì nú]
寄托妻子和儿女。
寄处
[jì chǔ]
寄居栖身。
寄付
[jì fù]
委托;托付。
寄打
[jì dǎ]
暂缓应受的责打。
寄费
[jì fèi]
邮资。
寄饭
[jì fàn]
指暂被雇为仆,以求衣食。这种仆人有自由身分,跟对主人有人身依附关系的奴婢不同。
寄发
[jì fā]
发送邮件的动作。 发送邮件的动作
寄孕
[jì yùn]
谓在他物中孕育生成。
寄名锁
[jì míng suǒ]
迷信习俗。怕小孩夭亡,在神或僧﹑道前寄名为弟子,再用锁形饰物挂在项间,表示借神的命令锁住,称为“寄名锁”。
寄画
[jì huà]
谓借重筹划。
寄椗
[jì dìng]
谓船舶抛锚停航。
寄汲
[jì jí]
指取别家的井水。
寄存器
[jì cún qì]
电子计算机中用来在操作时暂时存储信息的部件。 计算机或计算器内存储小量数据的装置;尤指数据可以同时存储和运算的装置
寄怀
[jì huái]
寄托自己的心意:歌以寄怀|赋此寄怀|寄怀楚水吴山外。
寄语
[jì yǔ]
传话,转告。 传话给某人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陆游《渔家傲.寄仲高》寄语故人
寄书鸿
[jì shū hóng]
即寄书雁。
寄老
[jì lǎo]
寄托晩年。
寄迹
[jì jì]
寄托自己的踪迹。意为暂时栖身:寄迹渔樵|寄迹他乡。
寄宿
[jì sù]
①借宿:我暂时寄宿在一个朋友家里。②(学生)在学校宿舍里住宿(区别于‘走读’):寄宿生ㄧ寄宿学校。
寄名
[jì míng]
旧俗叫幼童认僧尼为师或认他人为义父母,以求长寿,叫做寄名。
寄意
[jì yì]
寄托心意。
寄栖
[jì qī]
谓暂时托身。
寄讯
[jì xùn]
传递消息。
寄卖
[jì mài]
委托代为出卖物品或受托代卖:寄卖行ㄧ收音机放在信托商店里寄卖。也说寄售。
寄鞮
[jì dī]
古时指能通传东方与西方之语的翻译官。后泛指翻译。
寄生草
[jì shēng cǎo]
①民间曲调名。五十八字或四十八字,可加衬字,平仄韵通押。流行于元、明、清三代。②曲牌名。属北曲仙吕宫。四十一字。用作小令,或用于套曲。
寄款
[jì kuǎn]
1.寄托忠诚之心。 2.指汇寄钱款。
寄情
[jì qíng]
寄托情怀:寄情山水。
寄形
[jì xíng]
寄托形体。
寄监
[jì jiān]
关押在监狱中。
寄与
[jì yǔ]
1.传送给。 2.犹致送,赠送。
寄库
[jì kù]
辽的一种祭奠活动。又旧时迷信,人在生前焚冥钱,作佛事,寄属冥吏,备死后取用,亦称寄库。
寄宿生
[jì sù shēng]
在学校宿舍里住宿的学生。 住宿生,指住在学校宿舍中的学生
寄话筒
[jì huà tǒng]
器物名。犹今之留声机。
寄奴
[jì nú]
南朝宋高祖刘裕的乳名。
寄留
[jì liú]
犹寄放,留居。
寄禄官
[jì lù guān]
官阶名。宋制,官分阶官和职事官,如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吏部尚书是阶官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职事官名。阶官有名衔而无职事,只作为铨叙﹑升迁的依据,称为寄禄官。元丰三年改行新官制,又以尚书﹑侍郎等为职事官,而以旧时所置散官为寄禄官。凡职事官,自尚书至给舍谏议,其职俸以寄禄官高下分行﹑守﹑试三等,以禄令为准。如苏轼以工部屯田员外郎知湖州,罢官后又以朝奉郎知惠州,知湖州﹑惠州为职事,而员外郎﹑朝奉郎为其寄禄。
寄幸
[jì xìng]
谓寄托侥幸。
寄谕
[jì yù]
所传递的皇帝的谕旨。
寄调
[jì diào]
旧体词曲必须依照一定的调式进行写作,称寄调。亦借指写作上模仿其他作品的形式。
寄身
[jì shēn]
犹托身。
寄任
[jì rèn]
1.指所委托的重要职任。 2.托付重任。
寄豭
[jì jiā]
寄放在别家传种的公猪。喻指在别人家淫乱的男子。
寄田
[jì tián]
古谓农田少的国家移民到别国去种田。
寄恨
[jì hèn]
寄托愁怨憾恨的情意。
寄生
[jì shēng]
①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寄主取得养分,维持生活。如动物中的蛔虫、蛲虫、跳蚤、虱子;植物中的菟丝子。②指自己不劳动而靠剥削别人生活:寄生阶级ㄧ寄生生活。
寄籍
[jì jí]
指长期离开本籍,居住外地,附于外地的籍贯(区别于‘原籍 ’)。 指长期居住外地而取得该地的籍贯
寄贶
[jì kuàng]
对亲友托人致送礼品的敬词。
寄物
[jì wù]
1.寄存之物。 2.托物寄兴。
寄信
[jì xìn]
1.递送书信。 2.现代多通过邮局递送。
寄存处
[jì cún chù]
代存物品的公共机构。 代存物品的公共机构
寄春君
[jì chūn jūn]
梅的别称。
寄灵
[jì líng]
暂时放置灵柩。
寄委
[jì wěi]
寄命委政。谓以国家大政相委托。
寄深
[jì shēn]
寄托重大的责任。
寄庑
[jì wǔ]
寄寓廊庑。谓从师学艺。
寄居官员
[jì jū guān yuán]
见“寄居官”。
寄书鳞
[jì shū lín]
寄书之鱼。汉乐府古辞《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遂成典故。
寄观
[jì guān]
谓凭借外物进行观察。
寄禄
[jì lù]
寄禄官。
寄居官
[jì jū guān]
指本为朝廷官员,而今返里家居的人。亦称“私居官”﹑“寄居官员”。
寄匿
[jì nì]
谓暂时隐藏。
寄泊
[jì bó]
犹寄居。
寄公
[jì gōng]
古指失国后寄居别国的诸侯。后亦泛称失位而流亡者。
寄书邮
[jì shū yóu]
传送书信的人。邮为古代传递文书的驿站,故称。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殷洪乔作豫章郡,临去,都下人因附百许函书,既至石头,悉掷水中,因祝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不能作致书邮。’”
寄寓
[jì yù]
①〈书〉寄居:寄寓他乡。②寄托②:小说寄寓着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寄父
[jì fù]
义父。
寄附铺
[jì fù pù]
唐宋时一种代人出售物品并放高利贷的商行。类似后世之当铺与寄卖商店。
寄怨
[jì yuàn]
1.借他人之手以报己怨,犹言借刀杀人。 2.寄托私怨。犹言借事以泄私忿。
寄小读者
[jì xiǎo dú zhě]
散文集。冰心作。1926年出版。共收散文二十九篇。记录作者赴美国的经历和见闻,抒发对遥远故国的思念,以及对母爱、童心和大自然的赞美。其中描写太平洋、慰冰湖风景的篇章,充满诗情画意,风格清丽柔美。建国后作者又出版《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均记述国内外见闻。
寄口
[jì kǒu]
依靠别人生活。
寄目
[jì mù]
观看;注视。
寄书雁
[jì shū yàn]
汉武帝天汉元年,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扣。后匈奴与汉和亲,汉使复至匈奴。武等“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单于不能隐匿,遂放还苏武等人。后因以雁称书信或送信的人,以“寄书雁”﹑“寄书鸿”﹑“鸿雁”称送信的人。
寄榻
[jì tà]
犹寄住。
寄死
[jì sǐ]
谓死在所依附的人家中。
寄应
[jì yìng]
谓在寄居地参加科举考试。
寄养
[jì yǎng]
托付给别人抚养或饲养:她从小寄养在姑母家ㄧ我出门这几天,把猫寄养在邻居家里。
寄宿舍
[jì sù shè]
1.由国家或团体﹑企事业单位等为职工或学生提供的公共宿舍。 2.泛指离家在外临时居住的房舍。
寄附
[jì fù]
1.犹寄赠。 2.暂时附属。 3.犹依附。
寄论
[jì lùn]
谓随声附和,言无定论。
寄系
[jì xì]
寄托维系。
寄锡
[jì xī]
僧人在某处居留。锡,僧人出外所用的锡杖。
寄远
[jì yuǎn]
寄送远方。谓寄给在远方的丈夫。
寄象
[jì xiàng]
1.古时指能通传南方与东方语言的翻译官。后泛指翻译。 2.寄托物象。
寄笺
[jì jiān]
传递书信。
寄学
[jì xué]
1.古指在州县官学就学的外地士人。 2.明代童生,通过捐纳或经提学考试核准,而取得同秀才同等的待遇,称为“寄学”。
寄予
[jì yǔ]
①寄托:国家对于青年一代寄予极大的希望。②给予(同情、关怀等):寄予无限同情。‖也作寄与。
寄言
[jì yán]
1.犹寄语﹑带信。 2.谓把某种思想感情寄托在诗文之中。
寄味
[jì wèi]
寄托情趣。
寄心
[jì xīn]
寄托心意。
寄兴
[jì xīng]
1.犹兴寄。指文艺作品的深刻寓意。 2.寄寓情趣。
寄足
[jì zú]
立足,落脚。引申为托身﹑存身。
寄音
[jì yīn]
传递音信;传递书信。
寄鲊
[jì zhǎ]
《三国志.吴志.孙晧传》“司空孟仁卒”裴松之注引《吴录》曰:“﹝孟仁﹞自能结网,毛以捕鱼,作鲊寄母,母因以还之,曰:‘汝为鱼官,而以鲊寄我,非避嫌也。’”《晋书.列女传.陶侃母湛氏》:“侃少为寻阳县吏,尝监鱼梁,以一坩鲊遗母。湛氏封鲊及书,责侃曰:‘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后常以“寄鲊”称赞子孝母贤。
寄家
[jì jiā]
在异乡安家居住。
寄住
[jì zhù]
暂时借住。 寄居从小就寄住在外祖父家里
寄生阶级
[jì shēng jiē jí]
指剥削阶级。在阶级社会里占有生产资料剥削其他阶级的阶级。
寄重
[jì zhòng]
犹借重。
寄属
[jì shǔ]
谓委以重任。
寄止
[jì zhǐ]
犹寄住,寄居。
寄帑
[jì tǎng]
同“寄孥”。
寄生香
[jì shēng xiāng]
伽南香的别名。也叫“奇南香”。
寄庄
[jì zhuāng]
我国封建社会中地主在本籍以外置备土地,设庄收租,谓之寄庄。明至清代前期,地主为逃避差徭,多在他处买田立庄;或假借外地官僚名义在本地设立田庄。
寄赃
[jì zāng]
谓窝藏赃物。
寄食
[jì shí]
依附别人生活。 依赖别人过日子寄食门下。——《战国策.齐策四》寄食阶层
寄室
[jì shì]
谓借住别家。
寄杖
[jì zhàng]
传说为一种妖术。能将所受杖击寄于他物身上,以逃脱痛楚。
寄生生活
[jì shēng shēng huó]
1.寄生物的行为或惯例。2.寄生者(寄生虫)的行为;比喻自己不努力而靠白吃别人的东西来维持生活。
寄生蜂
[jì shēng fēng]
昆虫。种类很多,体形较小,产卵管很长,多在粉蝶﹑黏虫﹑螟虫等幼虫或蛹内产卵。其幼虫能消灭农业害虫,对人类有利。
寄生囊
[jì shēng náng]
佛道指人的躯体。
寄声
[jì shēng]
托人传话。
寄纸
[jì zhǐ]
指寄书信。
寄元九
[jì yuán jiǔ]
这首诗写于元和九年白居易为母亲守丧居住渭村时期。
寄予厚望
[jì yǔ hòu wàng]
对某人有很高的期望,希望某人可以在未来成大事。
寄情于物
[jì qíng yú wù]
把自己的情寄托在物的身上。
寄命托孤
[jì mìng tuō gū]
寄命:以重要事宜相委托。 临终前,将孤儿及重要事情相托。
寄讬
[jì tuō]
1.亦作“寄托”。依托,安身。
寄牋
[jì jiān]
传递书信。唐 韩愈《月蚀诗效玉川子作》:“寄牋东南风,天门西北祈风通。”
寄生星
[jì shēng xīng]
所谓寄生星就是一种由己方投放、能寄附在敌方卫星上的微小型卫星。
寄托哀思
[jì tuō āi sī]
把对亲人或烈士深情的思念、哀愁寄托在某事物上、某情景中或某行动上。
寄情山水
[jì qíng shān shuǐ]
将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用山水来表达出来。一般来说作者没有知音理解自己的志向和想法,山水气势磅礴,有感于大自然间山水包容万象,不知不觉中就以山水抒发自己心中远大的志向和博大的胸襟。或者,空有抱负却无施展才华之境遇,对世俗中的事不再有过多指望,也不屑于与一帮功利之人为伍。然后隐居于山林,寄情于山水。
寄[jì]字在结尾的词语
回顶部
祖寄
[zǔ jì]
祖籍与寄居地。
转寄
[zhuǎn jì]
委托一方把信件寄给另一方。
嘱寄
[zhǔ jì]
嘱托寄命。
渊寄
[yuān jì]
犹幽怀。
邮寄
[yóu jì]
谓由邮务机构传递。泛指传送。 由邮电局寄递
远寄
[yuǎn jì]
谓寄情于世外。
遗寄
[yí jì]
1.指帝王临终遗命;遗诏。 2.指帝王临终时的顾命大臣。 3.死者临终时嘱咐身后寄交某人之物。
意寄
[yì jì]
1.寄以心意。 2.犹寄托。
悬寄
[xuán jì]
谓远处在外。
心寄
[xīn jì]
推心相托。
象寄
[xiàng jì]
见“象寄译鞮”。
委寄
[wěi jì]
谓委任付托。
危寄
[wēi jì]
谓寄身于危境之中。
廷寄
[tíng jì]
清时皇帝的谕旨,分明发和廷寄两种,明发交内阁发布,廷寄由军机大臣专寄给外省将军﹑都统﹑督﹑抚﹑钦差等大员,开首有“军机大臣奉面谕旨”等字样。
铁脚诡寄
[tiě jiǎo guǐ jì]
指明代浙江富民为逃避徭役而将田产假托在亲邻﹑佃仆名下的一种手段。
投寄
[tóu jì]
付邮寄出。
邦寄
[bāng jì]
国家的托付。
边寄
[biān jì]
防守边疆的任务。
标寄
[biāo jì]
谓寄托高超,不以俗务为怀。
持寄
[chí jì]
持物寄人。
部寄
[bù jì]
指中央各部之职。
宠寄
[chǒng jì]
宠信而委托以重任。
酬寄
[chóu jì]
犹寄赠。
詶寄
[chóu jì]
唱酬寄赠。
窜寄
[cuàn jì]
更改并混入。
恩寄
[ēn jì]
1.指长上对下属的信任托付。 2.特指帝王的授职。
封寄
[fēng jì]
封缄寄递。
高寄
[gāo jì]
志怀高远。
诡寄
[guǐ jì]
将自己的田地伪报在他人名下﹐借以逃避赋役的一种方法。
孤寄
[gū jì]
1.犹托孤。 2.独身寄居他乡。
函寄
[hán jì]
邮寄。
怀寄
[huái jì]
寄托心志。
汇寄
[huì jì]
通过银行或邮电局划拨款项。 汇款;寄钱汇寄10元即邮去所需材料
柬寄
[jiǎn jì]
选拔并委以重任。
津寄
[jīn jì]
津逮。寄,通“暨”。至。
奬寄
[jiǎng jì]
赏识并委以重任。 唐 元稹《祈雨九龙神文》:“大惧兹岁患成于人,以羞陛下之奬寄。”宋 范仲淹《谢传宣表》:“窃念臣素乏才策,误膺奬寄,经制西事,三年于兹。”
静寄
[jìng jì]
优闲地寄寓﹑依托。
眷寄
[juàn jì]
眷爱倚重。
郡寄
[jùn jì]
谓作郡太守。
阃寄
[kǔn jì]
委以军事重任。谓寄以阃外之事,故云。
流寄
[liú jì]
谓飘泊外乡。
旅寄
[lǚ jì]
寄居他乡。
旁寄
[páng jì]
别有寄托。
飘寄
[piāo jì]
飘泊寄居。
情寄
[qíng jì]
信任和倚托。
萍寄
[píng jì]
萍草寄迹水面。比喻行止无定:一身萍寄,酒徒云散,佳人天远。
亲寄
[qīn jì]
亲近倚重。
侨寄
[qiáo jì]
寄居。
趣寄
[qù jì]
志向和抱负。
请寄
[qǐng jì]
犹请托。
权寄
[quán jì]
谓掌握的实权。
任寄
[rèn jì]
委任;付托。
如寄
[rú jì]
好像暂时寄居。比喻时间短促。
鞮译象寄
[dī yì xiàng jì]
《礼记.王制》:“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后因以“鞮译象寄”借指四方少数民族。
风雅兴寄
[fēng yǎ xìng jì]
讬寄
[tuō jì]
1.付托。
调寄
[diào jì]
调:曲调。 寄:依靠,托付。
遥寄
[yáo jì]
1.向远方递送:给指挥部发电,~胜利喜讯。
奖寄
[jiǎng jì]
赏识并委以重任。
名寄
[míng jì]
注入到河川的地方,指的就是名寄河川汇入天盐川。
交寄
[jiāo jì]
当东西到你那里了由这家快递公司在乙地的加盟方给你送去的,则乙地的快递公司的行为叫交寄行为,交寄区别于收寄。
寄[jì]字在中间的词语
回顶部
夜雨寄北
[yè yǔ jì běi]
诗篇名。唐代李商隐作。全文为“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答覆友人的询问,既有秋雨时节的感伤,又有向往中的温馨场面。其中的重叠词句,突出了作者感情的缠绵,构思奇特。
外寄生
[wài jì shēng]
一种生物寄生于另一种生物的体表,摄取宿主养分以维持生命的现象。
实寄封
[shí jì fēng]
经过邮递的信封和印刷品、包裹的封皮等。
槲寄生
[hú jì shēng]
木名。桑寄生科。常绿小灌木,寄生于其他落叶树上。茎柔软,有节,叶子对生,花淡黄色,结浆果,球形。常寄生在槲﹑杨﹑柳﹑榆等树枝上。茎和叶子中医都入药,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刘寄奴
[liú jì nú]
药草名。多指菊科植物奇蒿的全草。寄奴原为南朝宋高祖刘裕小名。据《南史.宋武帝纪》载,刘裕首得此草,曾用以治愈金疮。,后人因称之为“刘寄奴”。
内寄生
[nèi jì shēng]
生物学用语。指一种生物寄生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例如蛔虫寄生在人的肠子里。
桑寄生
[sāng jì shēng]
桑寄生科。常绿小灌木,常寄生于山茶科和山毛榉科等植物上。叶革质,卵形至长椭圆状卵形。夏秋开花,紫红色。浆果椭球形。另有毛叶桑寄生,也称桑上寄生。枝﹑叶﹑花均被褐色毛。中医以茎叶入药,叫广寄生,能治风湿痛﹑腰背酸痛等。
桑上寄生
[sāng shàng jì shēng]
1.即桑寄生。 2.即桑耳。详“桑耳”。
终末寄主
[zhōng mò jì zhǔ]
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寄主。
借歌寄情
[jiè gē jì qíng]
用歌词所表达的意思来反衬自己的内心情炽热的感情通过音符传播出来。
檞寄生
[jiě jì shēng]
可泛指松毛虫属中的各种寄生于松樠上的害虫。
箍药寄方
[gū yào jì fāng]
是一种药名,主治发背痈疽,诸般肿毒。
槲寄生组
[hú jì shēng zǔ]
雌雄异株植物。
包含寄[jì]字的成语
回顶部
驿寄梅花
[yì jì méi huā]
请邮差寄送梅花。比喻向远方友人表达思念之情。
盐梅之寄
[yán méi zhī jì]
比喻可托付重任。
乡书难寄
[xiāng shū nán jì]
乡书:家书。家书很难寄回家中。比喻与家乡消息隔绝。
托孤寄命
[tuō gū jì mìng]
寄命:以重要事宜相委托。临终前,将孤儿及重要事情相托。
托妻寄子
[tuō qī jì zǐ]
托:请托。将妻子儿女送到别人家寄养。
生寄死归
[shēng jì sǐ guī]
寄:暂居。生似暂寓,死如归去。指不把生死当作一回事。
身寄虎吻
[shēn jì hǔ wěn]
指把身子置于老虎嘴边。比喻处境极其危险。
仓腐寄顿
[cāng fǔ jì dùn]
仓:仓库;腐:腐烂;寄顿:储存。仓库里储存的陈米已经腐烂。
北门之寄
[běi mén zhī jì]
指负军事重任。
浮生若寄
[fú shēng ruò jì]
浮生:虚浮的人生。人生虚浮,如同寄居在世间。
浮寄孤悬
[fú jì gū xuán]
浮:漂浮不定;寄:寄存;孤:孤独;悬:吊挂。漂浮似地悬挂着。形容做事情没有基础,花架子大。也指形势急迫,很危险。
干城之寄
[gān chéng zhī jì]
干城:盾牌和城墙,比喻捍卫者;寄:寄托。指作为国家捍卫者的寄托。
孤悬浮寄
[gū xuán fú jì]
形容孤立而没有依托。
黄耳寄书
[huáng ěr jì shū]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耳为主人传递家信。指传递家信。
寄豭之猪
[jì jiā zhī zhū]
寄:寄存;豭:公猪。寄放在别人家的公猪。比喻私闯别人家淫乱的男子。
寄雁传书
[jì yàn chuán shū]
指传递书信。
寄人篱下
[jì rén lí xià]
寄:依附。依附于他人篱笆下。比喻依附别人生活。 比喻依附别人,不能自立
寄迹山林
[jì jì shān lín]
隐居山林间,不过问世事。
寄情诗酒
[jì qíng shī jiǔ]
寄:寄托。把感情寄托在吟诗饮酒上。
寄颜无所
[jì yán wú suǒ]
脸面没有地方放。犹言无地自容。
寄兴寓情
[jì xìng yù qíng]
寄:寄托;寓:含;兴:兴致。指作品中寄托饱含了作者的兴致与情怀。
寄生虫
[jì shēng chóng]
寄生在别的生物体上的动物。比喻有劳动能力而不劳动,靠别人为生的人。
郦寄卖友
[lì jì mài yǒu]
郦寄出卖朋友。
人生如寄
[rén shēng rú jì]
寄:寓居,暂住。指人的生命短促,就象暂时寄居在人世间一样。
寄人门下
[jì rén mén xià]
寄:依靠。寄居在别人家中。比喻依附别人生活。
柱石之寄
[zhù shí zhī jì]
柱石:支梁的柱和承柱的石。旧时指担负国家重任的大臣。
一方之寄
[yī fāng zhī jì]
负一方面责任的职务。
浮生如寄
[fú shēng rú jì]
浮生:指人生变化不定。人生短暂虚浮无定,如同寄居世间。
按部首查字
一画
二画
三画
四画
五画
六画
七画
八画
九画
十画
十一画
十二画
十三画
十四画
十五画
按拼音查字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