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季节,最能触动世人的情怀,也最能撩拨游子的心弦。片片落叶,朵朵黄花,阵阵西风,丝丝细雨。
秋天,总是将酝酿了一春一夏的诗意肆意渲染。
秋之怀古
从先秦《诗经》中的《蒹葭》,到大唐刘禹锡的《秋词》;从范仲淹的“塞下秋来风景异”到毛泽东的“独立寒秋,湘江北去”。一代代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关于秋天的精美诗句。它们有的豪迈,有的哀婉,有的明朗,有的沉郁……
一样的秋天,在诗人们的笔下呈现出不一样的韵致。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我向往这样的景色。天地连波翠,这是一种怎样的意境?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潇潇雨。”无数片的梧桐树叶都被萧萧而落的秋雨填满,还不停的往外溢。溢满秋池,凄凉冷清。同一场秋雨,不知有多少的文人骚客触景生情,全然不顾自己已经被淋成了落汤鸡。不错,是秋雨藕断丝连将人们的情感联系在了一起,千里共秋雨。
秋日思语
秋很小心,生怕惊醒了人们避暑的梦。
步子轻轻地,只带过一阵清凉。
踏着满路的叶,吹着透骨的风,抬头仰望,远处那飘香的果园,侧耳倾听,后发那振心的号子。。。踏 着顽石,登上高处,时常想象着树树秋色,山山落晖的寥廓天地间,独自一人立于峰顶,心中起伏跌宕,忽想起:“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突忆起:“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丝丝细雨,从空而落。密密麻麻的打在脸上,拍进心里,却丝毫没有冲淡秋风送来的那份醉人的诗意。
秋枯独韵
秋天的代表作,是独占鳌头的秋叶,她写满了秋的沧桑。
任意漫步于秋天的大街小巷,都可以随时随地的见到枯叶,这是秋的悲观派。随意拾起一叶,用嘴吹掉上面的蜘蛛网,用手拍净上面的尘土,就可以看一张憔悴而枯黄的脸。
秋叶不是秋天衰败的标志。世间万物都有生命,春天的叶子秋天枯,但明年的春天又会绿荫满树。况且,死枯的叶子也别有一番韵味。
叶虽干,色犹在。叶子虽然干枯了,但颜色还未完全消退。浅浅的黄,烈烈的红,毫不保留的映入人眼,印在人心。
干裂的叶面,上面的叶脉清晰可辨。用手轻轻与之摩擦,“沙拉拉”的感觉通过指触,传进脑海,并留下深深的烙印。
秋是感性的,千里共赴秋雨,岂有不感性之理?
秋是醉人的,独立高峰感怀,岂有不醉人之理?
秋是沧桑的,满地枯黄堆积,岂有不沧桑之理?
孰能言秋日不胜春朝耶?
这篇写景的文章,作者用浓墨重彩之笔描绘出了心中的秋天。主次分明,详略得当。作者还重点描写了秋叶的形、色、印痕、寓意。文章大量引用大家诗文,使本文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