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日报》复刊30周年征文的消息猛地撞击了一下我的心,藏在心中的万语千言一时间如破冰的春水汩汩涌出。
《安阳日报》是承载安阳灵魂的一棵参天大树。20年前,我有幸在这棵大树的一片绿叶上驻足栖息,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里,为我的心灵找到了一个妥当的安放之所。
是的,跟许多人的故事一样,我的第一篇散文在《安阳日报》上发表了!第一次投稿,一投即中,这种兴奋是无法言表的。当时的杨淑娇编辑特地把我约到报社,向我介绍《安阳日报》的栏目设置,鼓励我放宽眼界,提升境界,多写好稿。我写作的劲头也像春天的麦苗,蓬勃生长,不断有文章在《安阳日报》上发表。
一个人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精力和潜力都会充分发挥。随后的岁月里,我一直痴情地守望着《安阳日报》这片园地,写作水平不断提高。后来,因为忙于俗事,停笔了几年。近两年,时间富裕了点,我重新提起笔来,一心眷恋的依然是《安阳日报》,报社的编辑老师也都给了我很多帮助和鼓励。我陆续发表了《家在铁西》、《红叶的心事》、《古都安阳的楹联》等稿件。去年秋天,高学艳老师向我约写关于红叶的稿子时,我正感冒发烧,第二天还有出差任务,当晚接到约稿,连夜写完了稿件,才放心地离开安阳。今年3月,副刊编辑向我约写《古都安阳的楹联》一稿,我也是连夜完成稿件。交稿后,编辑对洹园一副楹联中的一个字提出疑问,我特地到现场去考察确认……我常想,《安阳日报》的领导和编辑如此信任我,我一定不能让他们失望。
写稿投稿的同时,读《安阳日报》也让我结交了不少良师益友,唐兴顺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2000年7月,我在《安阳日报》副刊上读到唐兴顺老师的《致女儿书》,当时就被他深情而不乏理性的文字所折服,后来又相继读到他的《大道在水》、《顶上先生》、《双河物事》等作品,喜爱之余仰慕之情蓬勃生长,通过安阳日报社编辑,我得到了唐老师的联系方式,得以与他交流,向他学习。潜移默化中,我的写作水平也有了提升。今年3月,我的《菜园琐记》在《安阳日报》发表后,唐老师特地打电话表示祝贺,说这是我写作上的“里程碑式的进步”。
今年秋天,我的第一本散文集就要出版了,里面收集的很多文章都在《安阳日报》发表过,没有《安阳日报》就没有我的今天,没有《安阳日报》,我也许会与生命中的许多美好擦肩而过。
生活中,我是一个内向的人,从不轻易向人敞开心扉。史铁生说过,爱最重要的一个内容,是敞开,心灵的敞开。面对《安阳日报》,我是敞开的,我心灵的苗与草,全都赤裸裸地呈现在她的面前。《安阳日报》把她的宽容与热情给了我,在她的怀抱里,我感到踏实而从容。我贪恋这份两情相悦的欢喜,我痴迷这份彼此眷顾的美好。此时此刻,当我写下一句——《安阳日报》,我爱你!你一定会相信,这不只是一句口号,你一定看到了情人彼此注视时的款款深情。
爱你,还是爱你——《安阳日报》。
本文文笔优美,内容充实。“留在心中的那份眷恋”多么富有诗意的表达,作者能够写出通过在《安阳日报》中获得种种清泉般沁入心肺的情感体验,让人感受到眷恋的情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