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鼓而攻之
鸣鼓而攻之的解释、用法、故事出处与翻译
成语拼音:míng gǔ ér gōng zhī
成语注音:ㄇㄧㄥˊ ㄍㄨˇ ㄦˊ ㄍㄨㄙ ㄓㄧ
成语简拼:mgez
成语繁体:鳴皷而攻之
成语解释:比喻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
成语出处:《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作谓语;指公开声讨
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 义 词:鸣鼓而攻
成语造句:陈立德《前驱》:“谁要敢反对共产同志,吾侪当鸣鼓而攻之!”
英语翻译:sound the call for attack <convict and denounce in public>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鲁国的季康子主张改革农田制度,承认私人可以拥有土地,想试行按亩征税,他的属下冉求是孔子的学生,就让冉求去征询孔子的意见。孔子反对改变王法,冉求支持季康子的改革,孔子就号召他的其他学生敲着鼓去进攻冉求
词典解释:查询鸣鼓而攻之在国语词典中的解释和网络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