辱
辱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用法、出处、读音
汉字:辱
拼音:rǔ
部首:辱
部外笔画:3
总笔画:10
古文释义:
读音:rǔ
①<名>耻辱。《岳阳楼记》:“宠辱皆忘,把酒临风。”
②<形>可耻。《五人墓碑记》:“其辱人贱行也,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③<动>辱没;受屈辱。《马说》:“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④<动>侮辱;欺辱。《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⑤<动>玷辱;辜负。《汉书.苏武传》:“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⑥<副>谦词。用于客套,意思是由于自己使对方受屈辱,可译为“承蒙”、“屈尊”、“劳驾”等。《报任安书》:“曩者辱赐书。”《殽之战》:“君何辱讨焉?”
辱字组词:辱怎么组词
笔画顺序:辱的笔顺、笔画
字典解释:辱在新华字典中的字义、解释、词形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