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
蒙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用法、出处、读音
汉字:蒙
拼音:mēng méng měng
部首:蒙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3
古文释义:
读音:méng
①<动>覆盖;遮住。《左传.昭公十三年》:“以幕蒙之。”
②<动>蒙骗。《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③<动>遭受。《屈原列传》:“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④<动>承受;继承。《过秦论》:“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
⑤<形>愚昧无知。《战国策.韩策》:“民非愚蒙也。”今有“发蒙”、“启蒙”。
⑥<动>敬辞,承蒙。《答司马谏议书》:“昨日蒙教。”
【蒙尘】蒙受风尘。特指皇帝逃难出走。
【蒙冲】古代一种小型战船,又写作“艨艟”。
蒙字组词:蒙怎么组词
笔画顺序:蒙的笔顺、笔画
字典解释:蒙在新华字典中的字义、解释、词形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