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
典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用法、出处、读音
汉字:典
拼音:diǎn
部首:典
部外笔画:6
总笔画:8
古文释义:
读音:diǎn
①<名>重要的书籍、文献。《张衡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活板》:“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②<名>法则;制度。《张衡传》:“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
③<名>从前的文物、制度。故事。《左传.昭公十五年》:“数典而忘其祖。”
④<动>掌管;主管。《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季布以勇显于楚,身屡典军,搴旗者数矣。”
⑤<动>抵押。杜甫《曲江》:“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着落店主人家追要原典身三千贯。”
⑥<形>文雅;不粗俗。萧统《答玄圃园讲颂启令》:“辞典文艳。”
⑦<名>典礼。《宋书.蔡廓传》:“朝廷仪典,皆取定于亮。”
典字组词:典怎么组词
笔画顺序:典的笔顺、笔画
字典解释:典在新华字典中的字义、解释、词形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