擿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用法、出处、读音

汉字:擿
拼音:tī zhì zhāi
部首:擿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17
古文释义
读音zhì
<动>搔;抓。《列子.黄帝》:“指擿无痟痒。”
<名>搔头,古代妇女头上的一种首饰。《后汉书.舆服志下》:“诸簪珥皆同制,其擿有等焉。”
<动>投掷。《庄子.胠箧》:“擿玉毁珠。”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掷”。
读音
<动>挑。韩愈《送穷文》:“擿块杳微。”
<动>挑动,指使。《汉书.谷永传》:“卫将军商密擿永令发去。”
揭发。《后汉书.贾复传》:“以擿发其奸。”
擿字组词擿怎么组词
笔画顺序擿的笔顺、笔画
字典解释擿在新华字典中的字义、解释、词形变化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