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
摄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用法、出处、读音
汉字:摄
拼音:shè niè
部首:摄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3
古文释义:
读音:shè
①<动>拉;拽。《汉书.陈馀传》:“吏尝以过笞馀,馀欲起,耳摄使受笞。”
②<动>收敛;收紧。《原君》:“摄缄滕,固扃鐍。”
③<动>捉拿;拘捕。《国语.吴语》:“摄少司马兹与王士五人。”
④<动>提起;撩起。《后赤壁之赋》:“予乃摄衣而上。”
⑤<动>整理;整顿。《信陵君窃符救赵》:“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
⑥<动>代理。《史记.燕召公世家》:“成王既幼,周公摄政。”
⑦<动>辅助;帮助。王符《潜夫论.赞学》:“摄之以良朋,教之以明师。”
⑧<动>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
⑨<动>保养。《韩非子.解老》:“动无死地,而谓之善摄生。”
【摄生】⒈养生。⒉维持生命。
【摄政】代君王处理国政。
摄字组词:摄怎么组词
笔画顺序:摄的笔顺、笔画
字典解释:摄在新华字典中的字义、解释、词形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