谤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用法、出处、读音

汉字:谤
拼音:bàng
部首:谤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2
古文释义
读音bàng
<动>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召公谏厉王弭谤》:“厉王虐,国人谤王。”《邹忌讽齐王纳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动>毁谤。《屈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诽,谤,讥.都有指责别人过错或缺点之意.谤,是公开指责;诽,是背后议论、嘀咕;讥,是讥刺.
谤木议论是非,指责过失的木牌。《后汉书.杨震传》:“臣闻尧舜之世,涑鼓谤,立之于朝。”
谤书1.攻击别人或揭人隐私的书信。2.专指《史记》
谤字组词谤怎么组词
笔画顺序谤的笔顺、笔画
字典解释谤在新华字典中的字义、解释、词形变化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