菑
菑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用法、出处、读音
汉字:菑
拼音:zī zì zāi
部首:菑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古文释义:
读音:zī
①<动>开荒。《尚书.大浩》:“厥父菑,厥子乃弗肯播。”
②<名>初耕一年的地土。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宿秉停菑。”
读音:zì
①<动>通“倳”。树立;插入《周礼.考工记.轮人》:“察其菑蚤不龋,刚轮虽敝不匡。”
②<名>直立而枯死的树木。《荀子.非相》:“周公之状,身如断菑。”
读音:zāi
<名>通“灾”。祸害;灾害《诗经.大雅.生民》:“无菑无害。”
菑字组词:菑怎么组词
笔画顺序:菑的笔顺、笔画
字典解释:菑在新华字典中的字义、解释、词形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