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用法、出处、读音

汉字:呈
拼音:chéng
部首:呈
部外笔画:4
总笔画:7
古文释义
读音chéng
<动>呈现;显现。《芙蕖》:“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
<动>恭敬地送上;呈送。《左忠毅公逸事》:“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谭嗣同》:“先生有所陈奏,则著之于所进呈书之中而已。”
<名>下对上的一种公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合族中及地方上共递一张保呈。”
呈露显露。曹植《洛神赋》:“延颈秀项,皓质呈。”
呈形显露形象。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方足圆首,含气呈。”
呈艺献技。
呈政拿作品请人指教。
呈字组词呈怎么组词
笔画顺序呈的笔顺、笔画
字典解释呈在新华字典中的字义、解释、词形变化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