坻
坻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用法、出处、读音
汉字:坻
拼音:dǐ chí
部首:坻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古文释义:
读音:chí
①<名>水中小洲或高地。《诗经.秦风.蒹葭》:“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②<名>宫殿的台基或台阶。何晏《景福殿赋》:“罗疏柱之汩越,肃坻鄂之锵锵。”
③<名>蚂蚁巢外的松土。潘丘《藉田赋》:“坻场染履,洪縻在手。”
dǐ山坡;斜坡。张衡《南都赋》:“坂坻嶻嶭而成巘,谿壑错缪而盘纡。”(嶻嶭:高峻的样子。:山峰。错缪:错杂。)
zhǐ“坻”的讹字。止。见“坻伏”。
【坻聩】山崩,山崩之声。扬雄《解嘲》:“功若泰山,响若坻。”
【坻伏】隐伏,潜藏不出。《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官宿其业,其物乃至;若泯弃之,物乃坻,郁湮不育。”(宿:久安。郁湮:忧闷而不舒展的样子。)
坻字组词:坻怎么组词
笔画顺序:坻的笔顺、笔画
字典解释:坻在新华字典中的字义、解释、词形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