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用法、出处、读音

汉字:敖
拼音:áo
部首:敖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0
古文释义
读音áo
<动>遨游;现耍。《后汉书.张衡传》:“愁蔚蔚以慕远兮,越卬州而愉敖。”
<动>通“熬”,煎熬.《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政苛刑峻,天下敖然若焦。”
<形>通“嗷”,声音嘈杂,喧闹。《荀子.强国》:“百姓讙敖,则从而执缚之。”
<动>通“翱”,翱翔。《后汉书仲长统传》:“敖翔太清,纵意容治。”
<名>通“廒”,储存粮食的仓库。《新唐书.李密传》:“敖庾之藏,有时而赐。”
<名>地名。”
<名>姓。
读音ào
<形>通“傲”,傲慢。《荀子.强国》:“百姓劫则致畏,嬴则敖上。”
<动>调笑,戏弄。《汉书.东方朔传》:“白公卿在位,朔皆敖弄,无所为屈。”
敖敖áoáo1.身体魁梧。《诗经.卫风.硕人》:“硕人敖,说于农郊。”2.声音嘈杂.《潜夫论.贤难》:“无罪无辜,谗口敖。”
敖民áomín游民。《汉书.食货志上》:“朝亡废官,邑亡敖,地亡旷土。”
敖倪áoní轻慢;轮蔑。《庄子.天下》:“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于万物。”
敖字组词敖怎么组词
笔画顺序敖的笔顺、笔画
字典解释敖在新华字典中的字义、解释、词形变化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