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
晦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用法、出处、读音
汉字:晦
拼音:huì
部首:晦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1
古文释义:
读音:huì
①<名>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
②<形>昏暗。《涉江》:“下幽晦以多雨。”
【又】隐晦;不显著。《柳毅传》:“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
③<动>隐藏。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昔遭衰世皆晦迹。”
【又】隐逸;不做官。《晋书.隐逸传论》:“君子之行殊途,显晦之谓也。”
④<形>凋零。江淹《杂体记.王征君》:“寂历百草晦。”
晦字组词:晦怎么组词
笔画顺序:晦的笔顺、笔画
字典解释:晦在新华字典中的字义、解释、词形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