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用法、出处、读音

汉字:秉
拼音:bǐng
部首:秉
部外笔画:3
总笔画:8
古文释义
读音bǐng
<量>禾束,成把的禾。《诗经.小雅.大田》:“彼有遗秉,此有滞穗。”
把,束。《左传.昭公二十七年》:“或取一编菅焉,或取一秉秆焉。”
<动>持;手拿着。《楚辞.天问》:“伯昌号哀,秉鞭作牧。”
<动>执掌;操持。《诗经.小雅.节南山》:“忧心如醒,谁秉国成?”
<动>遵循。《国语.晋语二》:“吾秉君以杀太子,吾不忍。”
<量>古代容量单位,十六斛为一秉。
<名>通“柄”,权柄.《管子.小匡》:“治国不失秉。”
秉彝依照常情,常理。《诗经.大雅.烝民》:“民之秉,好是懿德。”
秉字组词秉怎么组词
笔画顺序秉的笔顺、笔画
字典解释秉在新华字典中的字义、解释、词形变化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