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
禀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用法、出处、读音
汉字:禀
拼音:bǐng
部首:禀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3
古文释义:
读音:bǐng
①<动>赐人以谷。《后汉书.盖勋传》:“时人饥,相渔食,勋调谷禀之。”
②<动>授与;赐与。《汉书.礼乐志》:“天禀其性而能节也。”
③<动>承受;领受。《论衡.命义》:“故寿命修短皆禀于天。”
④<名>下对上的报告。《宋书.刘穆之传》:“求诉百端,内外咨禀,盈阶满室。”
⑤<动>动用。《淮南子.俶真训》:“虽欲勿禀,其可得邪?”
读音:lǐn
<名>同“廪”,粮仓。《新唐书.李密传》:“今禀无见粮,难以持久。”
【禀假】预支。《后汉书.张禹传》:“禹上疏求入三岁租税,以助郡国禀。”
禀字组词:禀怎么组词
笔画顺序:禀的笔顺、笔画
字典解释:禀在新华字典中的字义、解释、词形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