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成语解释 |
同恶相党 | 共为恶者相结为党。 |
同恶相恤 | 见“同恶相助”。 |
通共有无 | 谓互相接济;互通有无。 |
同归殊涂 | 语出《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原谓天下万事初虽异,然终究同归于一。后泛指途径不同而结果相同。 |
同类相从 | 谓物之同类者互相依从。 |
同利相死 | 谓有共同利益,就能舍命相助。 |
同明相照 | 谓二光相互映照而愈明。比喻杰出人物得贤者揄扬而声名更显。 |
同声相求 | 谓志趣相同者互相吸引、聚合。 |
铜驼草莽 | 同“铜驼荆棘”。 |
同心敌忾 | 同怀强烈的愤恨以对付敌人。 |
同心断金 | 《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后以“同心断金”形容心齐力量大。 |
同忧相救 | 谓忧患相同者互相救助。 |
同舟共命 | 比喻命运相同,利害一致。 |
同舟遇风 | 比喻同遭逆境。 |
投鞭断流 | 《晋书·苻坚载记》:苻坚攻打东晋时骄傲地说,我的士兵把马鞭投到江里,都能把江水截断。比喻人马众多,兵力强大。 |
投膏止火 | 用油去浇灭火,火反而烧得更旺。比喻举措失当,适得其反。 |
投刃皆虚 | 《庄子·养生主》谓庖丁解牛,三年后所见皆非全牛,只见其骨节皆空虚,“彼节者有闲,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闲,恢恢然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后因以“投刃皆虚”比喻处理事务得心应手。 |
头梢自领 | 自己扯着头发。比喻自讨苦吃,自找麻烦。 |
头稍自领 | 见“头梢自领”。 |
推己及物 | 同“推己及人”。 |
推舟于陆 | 推船在陆地上行,比喻劳而无功。 |
屯积居奇 | 谓把奇货储存起来,待机高价出售。 |
吞舟漏网 | 见“吞舟是漏”。 |
吞舟是漏 | 本谓大鱼漏网,后常以喻罪大者逍遥法外。 |
唾地成文 | 形容文思敏捷。唐冯贽《云仙杂记》有“唾地成文”一目,赞李贺云:“有人谒李贺,见其久而不言,唾地者三,俄而成文三篇。” |
唾壶击碎 | 唾壶:古代的痰盂。形容对文学作品的高度赞赏。 |
脱口成章 | 出口便成文章。喻才思敏捷。 |
万不失一 | 失:失误,差错。一万次中也不会失误一次。形容非常有把握。亦作“万不一失”、“万无一失”、“万无失一”。 |
剜肉成疮 | 本想割肉医疮,但被割之处反成新疮。比喻行事只顾一面,结果与预想适得其反。 |
剜肉生疮 | 犹剜肉成疮。 |
剜肉做疮 | 犹剜肉成疮。 |
望尘靡及 | 见“望尘莫及”。 |
望峰息心 | 遥望山峦巍峨而尘念随之平息。多指遁世隐居。亦喻知难而止息。 |
亡秦三户 | 《史记·项羽本纪》:“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后因以“亡秦三户”指不畏强暴,奋起推翻黑暗统治之事。 |
望岫息心 | 见“望峰息心”。 |
忘战必危 | 战:战备。危:危险,危机。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记了战备就一定会产生危机。 |
未成一篑 | 犹功亏一篑。比喻功败垂成。 |
为德不终 | 见“为德不卒”。 |
为法自弊 | 作定自弊。 |
未焚徙薪 | 在火患之前就先将柴薪搬开。比喻防患于未然。 |
威凤一羽 | 谓略见善政一斑之意。 |
偎干就湿 | 形容母亲抚育幼儿之辛苦。谓幼儿溺床,母亲宁可以身就湿,使小儿卧处常干。 |
惟口起羞 | 谓言语不慎,招致羞辱。 |
惟力是视 | 谓竭尽己力而为。 |
惟利是图 | 一心为利,别的什么都不顾。 |
惟命是听 | 叫做什么,就做什么。谓绝对服从。 |
为仁不富 | 要仁爱就不能发财致富。参见“为富不仁”。 |
惟日为岁 | 犹言度日如年。 |
为山止篑 | 比喻功败垂成。语本《论语·子罕》:“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
唯所欲为 | 随心所欲,任意而为。语本《隋书·天文志上》:“扞铜仪呴所以准验辰历,分考次度,其于揆测,唯所欲为之者也。” |